欧洲这旮旯,最近不太平。俄乌那边乒乒乓乓的,美国又嚷嚷着要撤兵,搞得欧洲各国心里都跟揣了个兔子似的,七上八下。这不,大伙儿纷纷开始琢磨怎么增强自身防卫能力了。意大利、波兰、荷兰,都在扩军,德国更是铆足了劲儿重启军备计划,感觉像是要重现当年俾斯麦的荣光。欧洲委员会也跟着起哄,要砸8000亿欧元打造一支“精兵强将”。看着架势,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拍星球大战呢。
要说这欧洲各国也真是,平时吵吵闹闹,关键时刻还挺团结。一个个都开始勒紧裤腰带,往国防上砸钱。可偏偏有这么一个“奇葩”,那就是英国。
英国首相斯塔默最近挺活跃,一会儿喊着要组建欧洲联军,一会儿又去视察核潜艇,摆出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。可他这番“表演”却被自家军方毫不留情地拆穿了。
英国军方那些老将们,心里跟明镜似的。他们可不是被忽悠大的,自家军队几斤几两,他们清楚得很。就说那坦克吧,能打的只有25辆,剩下的都在“趴窝”。这比例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,将军的数量比能作战的坦克都多,说出去都让人笑话。
英国陆军总共才7.5万人,就算全派到乌克兰,估计也就够俄军塞牙缝的。那些天天喊着要跟俄罗斯硬碰硬的政客们,怕是不知道“胳膊拧不过大腿”的道理。
英国军方可不傻,他们知道鸡蛋碰石头是什么下场。所以,对于首相斯塔默的出兵计划,他们干脆利落地拒绝了。给乌克兰点钱,送点武器,意思意思就行了,真要派兵去跟俄罗斯打,那绝对是“肉包子打狗——有去无回”。
英国这“按兵不动”的举动,也让其他欧洲国家心里犯嘀咕。英国佬平时嚷嚷得挺凶,关键时刻却掉链子,这以后谁还敢指望他们?
英国倒是提出了一个“欧洲自愿联盟”计划,说是要组建一支3万到10万人的维和部队去乌克兰。可这维和部队是去“维和”的,不是去打仗的。而且,这3万人能不能凑齐还是个问题。就算凑齐了,估计也就是在乌克兰西部晃悠晃悠,真到了前线,还得靠乌克兰自己扛。
说白了,英国这就是“雷声大雨点小”,想在不出力的情况下刷一波存在感。其他欧洲国家心里也明白,但也不好说什么,毕竟大家都是“面上朋友”。
其实,欧洲现在面临的困境,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。长期以来,欧洲的安全依赖于美国,自身的国防建设却疏于投入。现在美国想抽身,欧洲才发现自己“手无缚鸡之力”。
亡羊补牢,为时未晚。欧洲各国现在开始重视国防建设,也算是个好兆头。但光靠砸钱买武器,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内部团结,形成共同的战略目标,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至于英国,还是先把自家那25辆坦克修好吧,别到时候真打起来,连个像样的家伙事儿都没有。
欧洲的未来,还得靠欧洲自己。
